孙斌:用“借来”的办法,把扬中打造成快乐“公益岛”
2021-07-29 22:28:14

2020年10月6日清晨,当很多人还才懵懂醒来时,一群特殊的跑友就已经霸占了各大社交媒体朋友圈的“步数榜”。

这是孙斌所在的扬中市麦田慈善基金会举办的“一双球鞋的暴走”,今年正迎来自己的第九周年。

第九届“一双球鞋的暴走”开走

扬中位于江苏省镇江市东部的江心岛,北接扬州、泰州,南望镇江、常州,面积是镇江市的十分之一,全市人口28万多,是一个风景优美、生活平静的小城。

用孙斌的话来讲,是“面积不大,人口不多”。

然而正是这样一个面积和人口都不足隔壁市十分之一的江心岛城市,却有着极其充沛的志愿精神,9年来,共有超过3万市民参与到麦田慈善基金会组织的各类公益暴走活动中,为无数山区儿童带来温暖和希望,驱散冬日的严寒。


01 如何开启本土公益项目?

孙斌,麦田ID为“江风”,扬中市麦田慈善基金会的发起人之一,基金会理事及活动志愿者,也是基金会在扬中发起的众多活动的背后推动者。除了这个身份,他还是26年警龄的人民警察。用他自己的话说,“只是业余时间做公益”。

2008年孙斌与接受资助的藏区孩子在一起

一开始没有公益从业经验的孙斌,他的技巧是“借”。借其他机构的成功案例,借他们的优秀点子,并结合本土特色进行调整、优化,最终落地。

“我会经常看其他地方在干什么,有什么比较新奇的项目活动。然后就思考我们自己是不是能借用。”孙斌说,“2012年我们发现了上海联劝发起的‘一个鸡蛋的暴走’,我们觉得是个很好的形式,然后也开始思考如何发起扬中市的公益徒步项目。”

2012年“一本字典的暴走”

2011年,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发起了徒步公益活动“一个鸡蛋的暴走”,截止至2019年12月31日,共吸引2万7千多名市民参与,平均每次吸引3000多民众参与,9年共募集超过7000万人民币用于儿童营养改善。

“第一次我们做的是‘一本字典的暴走’,我们知道肯定无法复制上海的规模,原本只想尝试200人的招募,没想到最后招募了600名跑友,那次就募集了16万元的善款。”这笔费用后来用于直接购买正版《新华字典》,并送到山区贫困儿童手上。

“一本字典的暴走”试水成功让孙斌和志愿者们很欣慰,并在第二年(2013年)将主题改为募集“跑鞋”,让贫困地区孩子在冬日能拥有一双温暖合脚的运动鞋。

考虑到扬中市的本土面积的实际情况,以及保证项目的休闲和趣味性,“一双球鞋的暴走”总长仅18公里,同时还设置了5公里的快乐健步走项目,比上海联劝总长50公里的“一个鸡蛋的暴走”更容易被普通市民接受,幼儿到银发老者均可参加,最大限度地扩宽了市民接触和参与公益活动的可能性。

孙斌团队还建立了可追溯的球鞋捐赠系统,“捐赠人参与活动的100块,他自己可以从后台查到这笔钱买了哪双球鞋,又送给了哪一个孩子。”

志愿者给山区儿童发新球鞋

清晰透明的捐赠系统,既是扬中麦田的创新,也是他们作为公益团队对捐赠人负责的表现。而这一优秀的“售后服务”和态度,进一步加深了扬中市民众对“一双球鞋的暴走”活动、麦田志愿者团队的认可。

“2016年我们参与人数达到了顶峰,超过了4000多人参加,比‘一个鸡蛋的暴走’还要多。”孙斌说起这个有些自豪,“后来联劝也来找我们,让我们在他们平台上项目。”

孩子们在2020年“一双球鞋的暴走”活动现场

2015年,受时兴的“荧光跑”、“夜跑”等新兴运动方式的启发,孙斌团队设计策划并启动了扬中“520荧光夜跑”项目。挑选共52支左右团队、520人参与,跑者需要在活动前后以团队名义进行善款募捐,活动报名费和筹款都会用于为重症贫困青少年提供救助、为扬中本地贫困生提供无息借款、为扬中麦苗班学生提供学习费用以及为其他公益组织申请资金开展公益项目。



“520荧光夜跑”目前已经顺利开展6周年,它倡导一种快乐参与的公益体验方式,孙斌和团队希望让更多的参与者在夜跑活动中开启自己的公益旅程,为爱发光,与“麦田”人建立深情友谊,共同传递社会正能量。

2020年的520荧光夜跑,共有59支队伍组队成功,2836人次参与捐赠,累计募集善款近44万元。

520荧光夜跑者合影

孙斌的目光不止停留在靠近扬中的上海。2017年,厦门六中合唱团美妙的歌声唱入了许多人的心里,也吸引了孙斌和团队的注意。

在扬中,有约5万的登记在册流动人口。城市化带来的人口流动,直接带来不断增长的流动儿童。这些孩子面临着学籍、社会融入、家庭陪伴等多方面问题,很多孩子即便拥有很好的天赋,也会因为疏于管教而无法得到培养,有一些孩子则会因为不停地搬迁而出现自卑、孤僻等性格特点。

“所以我们就想,音乐是一个不错的方式,一方面可以在周末为孩子们提供陪伴,还可以为孩子们提供舞台,培养他们的自信,让他们学会表现自我。”

小麦苗合唱团授课照片

2017年,参考厦门六中合唱团,孙斌所在的扬中麦田在扬中市新坝中心小学开设了“小麦苗合唱团”,活动在每周六上午8:30-11:30(寒暑假除外),既不耽误课业,又能让孩子们有一个互相学习陪伴的时间和空间。

孩子们在“小麦苗合唱团”参加培训

“扬中麦田发起“小麦苗合唱团”,一是让拥有音乐天赋、怀揣音乐梦想的流动儿童有机会接受专业的音乐培训;二是定期安排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提升小麦苗的公益意识和能力,推动其成为具备公益视野的个人;三是向外来务工人员报以情感的回馈,增强他们对城市的归属感、认同感,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四是建立关爱流动儿童的平台,引起更多人关注流动儿童成长过程中物质和心理的需求。”

合唱团给孩子们的影响是实实在在的。第一次活动时,志愿者通知孩子们9点开始活动,但许多孩子迫不及待地8点就到了。孩子们的期待和积极,让授课老师和志愿者们很欣慰。

“我们选的这些孩子们家庭都比较困难,以前也不好融入本地孩子当中,我们希望通过音乐加强他们的自信。”孙斌说。

02 志愿服务带给扬中的礼物

聊起公益事业对自己最大的感受,孙斌说:“公益最大的作用就是提升了社会的文明程度。而且公益不应该是苦情的,应该是快乐的。”

特教中心的孩子学做奶茶

2013年,风靡全网的《爸爸去哪儿》则让孙斌生发了在当地特教中心开展“每周三去哪儿”的项目念头。

扬中市特殊教育中心有七十多个孩子,麦田的志愿者们曾经走访过每一个儿童的家庭,孙斌说:“你会发现孩子们的生活特别封闭,他们需要去学习一些基本技能,而且通过训练他们是可以学会的,但家长们并不知道。”

2013年3月,“周三去哪儿”正式启动。每周三,扬中麦田都会派出5名志愿者作为“助教”,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带领特教中心一个班级的孩子进行户外活动。

“周三去哪儿”孩子们的游戏时刻

“带孩子们去邮局、超市、车站、银行、医院,教孩子们寄信、购物、坐车、取钱、看病等,你会发现孩子们都能慢慢学会,而且一次比一次好,只不过比常人慢一些。”孙斌谈及项目成功很开心。

麦田的志愿者们不光负责对接活动地点、全程参与的任务,有时还要客串讲解员、陪同护理、配合教学,非常不易。“但孩子们对他们逐渐从陌生到很熟悉,现在看到志愿者来会很亲切,甚至期盼志愿者带他们参与各种活动。”孙斌说,“而且许多孩子们身上发生了变化,他们懂得了感恩,懂得了与人交往,以前他们都是排斥的,特别是一些自闭的孩子。”

学做手工皂

2015年,在“每周三去哪儿”活动的基础上,扬中麦田还推出了一个子项目“皂亮未来”——让老师带领学生制作手工皂,志愿者协助销售。

“想让他们增强动手能力、掌握一些生存技能,通过自身劳动换取一些报酬,并通过义卖让更多的人关注他们。”2013年就加入项目的志愿者常青藤表示,这两个项目不仅帮助了孩子们,而且起到了宣传效果,吸引了更多人关注这个特殊的群体。

项目至今已开办7年多,除了给特教中心的孩子们带来技能上的成长,打开了很多特殊孩子的心灵,也给很多志愿者和他们的家庭带来了最真实的感动,志愿者助教“常青藤”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你一到校门口,他们就跑过来拥抱你,那种感觉真的是太好了。”担任“助教”之一的麦田志愿者常青藤在纪录片里这么感叹。

弥漫公益气息的扬中市

不论是时尚的暴走活动,还是入校带领特殊儿童做社会实践,在孙斌所在的麦田慈善基金会和志愿者团队的带领和参与下,整个扬中市的公益氛围和和会爱心被培育起来了。“现在每年我们岛上都有一万多人次的捐款”,孙斌说。而这对于总人口不到30万的扬中市是一个莫大的成绩。

03 希望有人给我们找找问题


孙斌走访湘西古丈县帮扶儿童家庭

回顾自己参与公益志愿的道路,孙斌觉得,正是自己把参与公益事业当成一种“信仰”,才能让自己在没有任何外部驱动的条件下,坚持下来。“机构运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太多了,但正因为经历过了,所以我们现在觉得,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会是问题,因为我们总会找到办法去改变。”

2020年4月疫情期间,英雄公益基金发起了第二期种子招募,孙斌顺利通过层层选拔和测试,正式成为第二期英雄种子。说起报名参选的缘由,孙斌坦言是想请人给自己的团队和项目“把把脉”。


孩子们在暴走活动中的义卖

“比如我们做了9年的暴走活动,我自己如果去到其他城市,可以很快发现他们做这类活动的不足,还有哪里可以提升,但我就很难自己挑自己毛病,我就希望请专业人士给我们找找问题,避免自己的‘野蛮生长’,如何去创新。”

同时,因为疫情原因,今年第二期的种子社群线下培训也被影响,没能面对面见到同期伙伴,孙斌也遗憾。但同时他很期待:“英雄种子计划入选的伙伴都是各地土生土长的,都具有很强的个人特色和当代特点,我希望能有更多机会去互相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