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居民恶意“社死”,现却带领多个“顽疾”社区走向活力自治,来自成都的他有何妙方?
2021-07-29 22:55:08

2014年,张海波所在的小区因为被物业卷走20万电费而被供电局断电。为保证小区的正常运转,海波带领大家成立业委会。一时间,海波的积极参与让他成为小区居民眼中的“明星”。但在问题解决后,部分居民却咬定他“无利不起早,做业委会主任一定和物业公司有勾结”。海波对居民的恶意揣测和围攻感到愤怒和无奈,更疑惑大家前后态度差别之大。冷静思考后,他逐渐投入成都当地的社区治理工作,并认为,造成居民互不信任的根源在于现代社区中邻里的信义缺位,而他或许能为重建社区正能量做点什么……


图片

2021年4月29日晚,二期种子——四川省成都市城乡社区发展治理促进会理事长张海波,通过在线会议的方式,与30+位社群伙伴分享了成都市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成功经验。以下内容均整理自此次分享,希望为更多致力于社区营造、社区治理的伙伴提供参考。


成都,自古便被称为“天府之国”。发展至今,已有超过1600万常住人口,3043个社区,其中最大的一个社区便有13万人口之多。但面对如此稠密人口和庞大社区群,成都市却在不断交出令人惊讶的“优等生答卷”。


这一方面与四川省和成都市对社区基层治理多方位的大力支持有很大的关系,例如,成都市是我国首个有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条例的城市,并成立成都市城乡发展治理委员会,大力支持社工人才培养,对社区公益组织大力扶持等……


另一方面,则有赖于积极投入社区基层治理的公益机构,多年持续地实践和思考。


第二期英雄种子张海波,作为成都市城乡社区发展治理促进会理事长,就是推动成都社区治理走向更美好道路的优秀民间力量之一。

社区发展治理要做什么?

海波团队曾在成都做过一个很有趣的调研,当问及居民是否知道自己住在哪个小区时,基本上所有的居民都能回答出来;但当问及是否知道自己属于哪个社区时,绝大居民却一头雾水;而且不少居民认为“社区”是一个政府层面的概念,而非以居民为主体的区域自治组织。

这几个小小的问题却反映了当地基层政社互动不足,城镇居民缺乏对基层区域自治的了解,对社区层面政、社边界权责认知不清。


图片

在海波看来,我国的基层政社互动其实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发展。其中,改革开放之后以“服务”为主要导向的方式在发展中逐渐模糊了居民对政府和自己权责的认知,也“养出了”一群“等靠要”的社区风气。而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镇人口的不断增长,这种风气会产生越来越大的负面影响,急需调动社区居民的主体意识参与社区共建。


在十九届四中全会上,国家提出了“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概念,也为基层治理和政社互动指明了新的方向。


那“社会治理共同体”需要做什么事情呢?在海波看来,治理首先是“以人为本”,并以此为核心,做到以下三点:

1. 重新厘清各个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权责边界;

2. 重新塑造社会治理共同体彼此之间的关系;

3. 在前两点做好的基础上,推动居民的共同行动,向着美好幸福的生活各司其职,共同前行。


而从社区这一基本的治理单元出发,则能够让每个居民关注他们所在的地方,使之在自发组织过程中培养起自主解决社区问题的能力,建构社区的主体性,从而提升社区社会资本,提供社区公共产品,解决社区冲突与问题,提高生活品质与幸福指数。


并从“发展”和“治理”同步进行,双向融合。因为只有当社区发展与居民产生关联和互动之后,才能真正的将居民的发展愿景和区域的发展方向融合。

而在这两个大的方向当中,社会组织的定位和作用,则放在“社区发展”层面的“社区营造”模块。

社区营造开展思路


图片

成都市社区发展治理的道路描述,简称为“社区营造”

在海波看来,成都市的社区营造思路可以简单归结为一句话:

图片

这其中包含了社区居民作为行动主体,能够自发地关注到社区内部的问题,并拥有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技能)。但事实上拥有专业解决能力的社区居民非常有限。海波曾遇到过这样的例子:一对老夫妻要闹离婚,来到社区调理员那儿;调理员阿姨看到老太太哭泣的样子,还没弄清原委就上去劝老太太别哭别离婚,但事实上这个问题并不是老太太的错,而更需要跟老爷子沟通。这样缺乏倾听、不专业的调理方式导致老太太当场哭得更伤心,问题也没有处理好。


图片

在具体的社区营造工作开展当中,海波认为应该遵循六大原则:

1. 居民主体原则:强调居民作为社区的主人公,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2. 共同参与原则:抓住焦点问题,联动社区居民,重新构建社区关系;

3. 过程导向原则:在同一目标之下,解决办法灵活变化;

4. 自下而上原则:由民议事、解决、担责和评估;

5. 权责对等原则:提供服务和接受服务双方均为平等;

6. 可持续原则:在有限的空间和资源之下长久运转能力。


其中关于“权责对等”原则的坚持,海波用一个故事做了解释:

在成都某小区,一位阿姨作为社区志愿者经常参与本社区的为老服务,闲暇时间去给老人做做家务,聊聊天;结果有一天,一位老人的孩子回家,看到阿姨在忙活,就让阿姨休息,没想到老人却说:“你别管,这是她应该做的。”这件事给阿姨带来了很大的刺激和心里不平衡,也让社区内部的志愿意志受到动摇

社区事务和问题往往杂而小,若要充分调动居民的主体意识和行动力,就需要在认知层面设立规则和边界,将社区参与往更规范和正向的方向上去引导。


陪伴参与式社区营造

在海波看来,公益人和组织并非、也不应该成为社区营造的主体,而是充当引导和陪伴居民逐步进行社区营造的角色。


那么为了引导社区居民,调动他们的主体意志,并系统性地改善社区问题,又应该怎么做呢?

海波所在的团队探索出了一条独特而清晰的路径:单点切入——横向拓展——时间沉淀


图片

单点切入,从居民融合开始,寻找社区中可以解决的焦点问题

例如,小区的卫生问题大家都看得见又缺乏明确治理,在公益组织进驻社区后,组织了“环保大冒险”活动,让社区小朋友们充当环保使者,与父母同行,指出小区中不文明的现象并在线“曝光”;随后开展以小朋友为主角的线上投票和线下倡议行动,让更多有孩子的居民关注这一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小区的环境不仅有效得到了净化,而且居民之间的融合度也有所提高。


横向拓展,从个体融合到居民组织化培育治理的新主体

例如,为了整治某小区宠物随意排泄物的问题,社工首先发起“小动物选美比赛”,吸引有宠物的居民,再组织居民们成立“铲屎官小队”,寻找组织内带头人,然后提出社区居民投诉的问题,激发“铲屎官小队”内部的主动行动。居民们在过程中不仅加强了凝聚力,解决了社区问题,又因开展了与宠物相关的系列活动,活跃了社区氛围,也为社区治理添加了新的亮色。


时间沉淀。社区治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一个好习惯需要21天的养成,一个社区的好气氛也需要时间的见证。找到焦点问题,并通过组织化解决之后,还需要持续不断的氛围营造和方式方法去巩固成果,最终形成一个社区自有的健康治理模式。


海波就曾带领机构工作人员,通过大量的前期走访外加上述的工作路径,将一个原本盗窃犯罪率居高不下、环境差、社区居民“刺儿头”多的某顽固大型社区,转变成现在门禁森严、安全、自组织良好、文娱活动丰富、邻里关系紧密的优秀社区。而该社区也从最初需要工作人员全程跟进活动举办,到后来千人规模的活动只需要3个工作人员但外加30名居民志愿者的支持便可顺利开展。在公益人的陪伴下,居民全面介入社区活动,既为社区做贡献,也实现了自己的社会价值。


图片

在海波看来,成都市的社区营造成果需要多方力量的汇聚,任何个体和组织都无法成为这条道路上的独行侠。社区营造在成都的成效,不仅为快速城镇化的都市减轻治理压力,完善基层服务质量,优化人居条件,提升城市居住幸福感,也标明政社互动在基层治理的巨大可能性。